2025/02/24 14:45 IT之家
2 月 24 日消息,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,截至 2024 年底,我國 5G 通信用戶已突破 10 億戶。網絡信號的傳輸需要建立移動通信基站,而隨著通信用戶的快速增長,伴隨著的擔憂也逐漸顯現。
據央視新聞報道,最近,諸如“手機基站都有輻射,5G 基站比 4G 多,所以 5G 輻射會比 4G 要大,對人體危害更大!”等一些說法引發公眾關注,這些說法有科學依據嗎?
對此,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彭木根表示,5G 通信基站的輻射值很低,且為電磁輻射,距離越遠信號越弱,對人體的影響可忽略不計。
報道還提到,輻射,其實是一種能量傳遞方式。網絡提速和基站輻射增值無關。網絡提速不是靠增強通信基站的信號發射功率,而是靠擴容傳輸帶寬,就像拓寬高速公路一樣。5G 通信基站也是一樣。而且,通信基站數量越多,手機通話效果就越好,手機和基站之間產生的電磁輻射反而越小。
輻射的頻率越高,波長越短,能量就越高,反之則越低。5G 信號所使用的無線電波的頻率范圍,大致分為兩種:一種屬于厘米波,這個和目前我們的 2G / 3G / 4G 差別不算太大。還有一種,相對較高,屬于毫米波的范疇,不過在我國目前還未部署。但是無論是之前用的 2G / 3G / 4G,還是毫米波級別的 5G,其頻率都比可見光要小。因此,單從輻射本身的屬性而言,無線電波所蘊含的能量比可見光還低,對我們沒什么危害。
彭木根還稱:“實際上我一直認為 5G 的輻射嚴格來說是可以忽略的,包括 4G 的基站輻射也可以忽略。嚴格來說,真正對人體輻射的不是基站,而是我們的手機,特別是手機信號不好的時候,它的功率發射是滿功率發射的,這時候輻射更大,所以老百姓可能忽視了自己身邊的小的終端,而更多地去關注一個龐然大物,基站實際上對我們基本沒啥影響。”
IT之家注意到,工信部今日午間轉發了這則報道,進行官方辟謠。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